徐元明:打断骨头更勇猛—参加学术研讨会之体悟

作者简介:徐元民教授为台湾开南大学退休教授,博士,博导。徐元民教授长期从事体育文化学和体育运动史学研究,治学态度严谨,学术造诣颇深。本文于201883日发表于作者的新浪博客,网址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b596917c0102xz2l.html

 参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是检验自己作品的第一道关卡。截至2018年7月,我参加过正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者有21次,参加两岸学术研讨会并发表 论文者有7次。2018年7月24-27日我参加了第四届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之后有感而发,我用“打断骨头颠倒勇”俗谚勉励两岸学者,不要怕写论 文,不要怕发表论文,不要怕别人吐槽论文,勇敢的走出去,甚至到国际场合用英文发表论文。

  “打断骨头颠倒勇”是台湾民间武术界的一句闽南语俗谚,“颠倒”为反而、更加之意,“勇”乃坚固、强壮之意,翻成普通话:“打断骨头更勇猛”。传统的练武 方式相当辛苦,光一个单一动作必须反复练习千百次,从不会练到会,从会练到熟,从熟练到悟,从悟练到用,纵使练到骨头欲裂也要撑下去。此谚语乃在激励习武 者需有坚忍不拔之精神,吃得苦中苦,方能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至于打断骨头是否会更坚固、强壮,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当 你拥有高校教师的头衔时,你就是一位学者,如果你只是个研究生或本科生,那就是个年轻学者、准学者,本文统称为学者。学术研究,也就是科研,乃是学者的天 职,因此,科研被列为考评高校教师的重点项目之一。当上学者很威风,尤其是在员工面前,手握成绩生杀大权,但是学者仍须屈服于每年的考评,以及升迁的压 力,写论文公开发表已成为例行的功课。

 我 知道,两岸当局对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都有类似的鼓励措施,例如补助经费、核予差假等,当然也有所要求与限制,例如审核论文、限制假期、撰写报告等;台湾的 学者会利用参加研讨会之机会,额外用自己的假、掏自己的腰包,多留几天四处看看走走,查阅文献或与人交流,扩大见闻,但大陆学者却无此待遇。

墙 报(poster,又称墙报、海报)发表模式于1990年代开始流行,乃因应参加研讨会学者过于踊跃,受限于时间与场地所采取的权宜措施,一场墙报发表可 以安排数十乃至百篇论文同时发表,除了可以满足众多学者之需求外,还有容易媒合志趣相投的学者一起讨论同一课题之优点,而且时间充裕,不拘形式,交谈可更 深入。其实,墙报发表与口头(oral)发表理应获得同等重视,毕竟缴的注册费是一样的,有些主办单位会将墙报发表安排在午餐、午休、茶点时间,甚至与口 头发表时间重迭,限制了发表者和与会学者交流的机会,有被边缘化的感觉。本次主办单位未规定墙报发表者须依规定时间站在张贴现场备询,这与国际惯例不符。

一般在国际场合,发表者之着装都会自我规范,男士若非西装革履,至少也有衬衫或polo衫(有领)搭配长裤,女士若非套装,也会端庄得体。此行,我发现部分大陆男士学者穿着背心、T恤(无领)、短裤、凉鞋上台发表,这也太前卫了。

我 也发现,早期能够参加正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大陆学者,都是正高或副高职级为主,现在不但讲师、助教、研究生、本科生也发表论文,甚至教授带着子弟兵一起 参加,老中青齐聚一堂,我相信,这会比在课堂里收获更多,视野更广。然而,我感觉,有些大陆学者尚存有浓厚的‘阶级’色彩,自认低阶的学者不敢与高阶的交 流,更不敢提问,高阶的学者也不太主动指导低阶的学者。我认为,学术是无颜色的,人人都可以研究,可以讨论,都容许有个人的观点,学者应当彼此尊重,若有 差别,只是经验多寡而已。

两岸研讨会与 正式的国际研讨会,最大的差异在于语言的沟通,此次两岸研讨会并无语言沟通障碍,当可畅所欲言。然而,许多学者,尤其是自认低阶的学者,不知是所受教育方 式过于闭锁,不敢提问,怕问错,怕丢脸,还是对发表者所言听不懂,有些人甚至只发表自己的论文,不愿去聆听他人的报告。在我的经验里,参加一次研讨会,聆 听几场自己喜欢的报告,胜过在课堂里上一整学期的课,有时听现场的学者与发表者唇枪舌战,也有所收获。

拜 现代科技之赐,除了少数‘前辈’外,学者们发表时都会采用PPT档搭配投影机发表,视听效果极佳,这与数年前反差甚大,值得赞许。但是,有些学者以为有了 现代科技,就一切依赖科技,发表前没认真练习,没熟悉发表内容,从头至尾埋头念稿,没能控制发表时间,拖延大家的时间,实不可取。

这 一次我发表了一篇论文,同时担任该场的主持人,聆听了10篇与学校体育有关的报告,另外也出席了另一场次,聆听了11篇与民族体育有关的报告。我发现,两 岸学者在论文的规范、选题的要求,尚存有一些差异。大陆学者对学术论文的架构,开始有了规范,包含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此乃是论文摘 要的要求,但正式发表的内容,大多忽略了文献探讨(相关研究回顾)这一部份;在研究方法方面,有些学者列出了五、六种以上的方法,却对这些方法的内涵与应 用不甚理解,堪称学术界之奇葩。

我并不 是甚么大咖或大老,也不喜欢担任领导工作,我只是喜欢从事学术研究,也乐于助人从事学术研究,我参加学术研讨会的目的,一方面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公开发表, 以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反馈,另一方面也聆听他人的发表,以吸收他人之长,并结交同好或知音,以利会后继续深度交流,这才是参加研讨会最实质的收益。

平 心而论,此次主办单位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让与会者感受的到诚心与诚意,尤其是服务态度可圈可点。例如国际级的宾馆、在地的中晚餐、周到的交通车接 送、精致不华的表演、简洁隆重的仪式、会前详实的联系、重磅的主题报告、详实的会议资料、合理的会务收费、集中的分组会场、依学术属性的分组报告,我很诚 挚的要向全体领导、负责人、助理、员工、志愿者,表达最高的谢意。假如,未来再举办类似的研讨会时,除了维持以上优点之外,我也提以下个人意见,供主办单 位参考: 

1.会议讯息最好能及早公布,在一年前确定日期与地点,6个月前公布议程与收费标准等细节,以便有意参加之学者及早准备各项申报事宜,包括撰写论文、申请差假与补助、订机票与车票、注册报名、签证手续、顺道访问或旅游规划等。

2.一篇论文之口头报告时间最好安排15-20分钟(不含讨论时间),以免报告者过于简化,表达不全,降低交流效果。

3.墙报发表须要求作者出席现场,回答参阅学者之提问,增加交流的机会。

4.论文评审奖项,最好将年轻学者另立奖项,以示鼓励。

5.安排年轻学者利用晚餐或餐后时间,举行联谊活动,增加交流的机会。

6.收取的注册费,尽量详列所包含的名目,以及不包含(自理)的名目,以免误会。

7.考虑举办体育专业书展,或代购服务。

 

备注:以下几篇文章是我在2013年写的,提供有兴趣者参考。(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046543740_14_1.html

1.二位硕士生的为学态度。

2.一个拓展视野的国际舞台。

3.一场君子之争的思维赛事。

4.一次国际会议的志工经验。

5.先订题目还是先找史料?

6.我如何聆听一篇口头论文发表?

7.我如何欣赏一篇海报论文?

8.怎样才算是一篇体育史的论文?

9.论文题目到哪里找?

10.写论文可以有外在目的吗?

11.我写的作品是一篇论文吗?

12.选择一篇论文的题目有这么难吗?

您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