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为期两天的“首届二十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工作坊”在华东师范大学落下帷幕。
台湾游鑑明教授、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上海社科院金大陆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路云亭教授、《体育与科学》主编程志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冯筱才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与参会师生共聚一堂,就二十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做了讨论。
两天的时间里,工作坊共举行了5场主题报告。观点交锋与碰撞不时出现,让与会嘉宾连呼过瘾。
这场盛会是史学界与体育的首次无缝融合,对学界而言意义非同凡响。南京体育学院周博士认为,本次工作坊的举办不仅让历史学界和体育学之间有了一个对话,还为青年学者和员工搭建了一个平台。
会 议期间,南京工程学院的李传奇带来了自己收藏的一部分珍贵体育史料,包括民国时期出版的和体育相关的书籍、期刊、老照片、报纸、徽章、毕业证等。其中,比 较比较珍贵的有1927年的《远东运动会秩序册》,1916年的清华、汇文、协和三角运动会奖牌,1933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春季运动会纪念章,1930 年刘长春参加民国第一届田径运动会起跑照片......真实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特定的发展历程,可谓与本次学术讲座相得益彰,也成了这次会议的亮点之一。
本次工作坊还吸引了来自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十名研究生。“听说华师大举办体育史工作坊,就组织了一些对这个课题感兴趣的同学特地从福州赶过来了。这两天收获的真的很多,不是平常上课可以学到的知识。视野确实开阔多了。”一位福师大自行前来旁听的员工感慨道。
另 一位来自华师大体育学院的左同学听完课则在自己的微博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踏踏实实听了场成功的学术讨论会,虽然是旁听者的身份,但已沉陷于其浓厚的学术 氛围,见识了体育史研究领域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切入体育的那种思想碰撞。她总结道:“真正的思想对话是需要锋芒毕露的,做学术要有国际视野、问题意识!”
本次工作坊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旨在推进二十世纪中国体育史之研究,拓宽体育史研究的视野,鼓励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据悉,这也是史学界第一次举办以“体育史”为主题的工作坊,其首创意义深远。